1)001、林老爷:祖先竖直葬后人一定棒_九叔世界里的老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末,粤人有食闽人的习俗……说错了,有起棺迁葬的习俗。

  分“一次葬”和“二次葬”。

  “一次葬”称“尸葬”,“二次葬”称“骨葬”。

  旧时观念,认为“尸葬”为凶葬,“骨葬”为吉葬,故多采用“二次葬”。客家人有“九葬九迁,千葬万年”的说法,常有迁坟之举。

  这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正是吉日,宜安葬、祭祀、开生坟、入殓、移柩、成服、除服、破土、迁坟。

  篙崾县林家岭的林老爷请了个风水佬来操办老太爷起棺迁葬,起棺、看风水、入殓一条龙,给五两银子。

  起初林老爷预算十两银子,客套地问了下价,风水佬林九颇为识趣,主动帮他省了一半,才要五两银子。于是林老爷一边怀疑风水佬本事一边爽快答应下来,剩下那五两银子……哪还有什么银子。

  五两,不少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清末民初,民生多艰。譬如某地物价大抵是如此的,担米约四两银子,猪肉每斤值钱百文,猪油每斤百四十文,每三枚汤圆价五文,加糖、酱料给钱两文,素面每碗六文,牛肉面每碗十二文到十六文,水饺每枚两文,有调料,肉饺子每个三文,大肉包子每个六文……

  因币值混乱,制钱、私钱、古钱皆有流通,优劣混杂,一两银子约兑一千文到一千五百文铜钱,时下技术工匠每月可得四五千文,偶尔买得起肉吃,谓之‘打牙祭’……”

  五两银子够林九买一担米,孤家寡人食上半年也不成问题,余下银钱还可买些酒肉改善改善生活。关键是他自己要的价,林老爷也觉得合理,皆大欢喜了属于是。

  “要诚心诚意地拜啊!”

  林老太爷坟前,设了香案八仙桌,桌上摆香炉、烛台、烧猪、饼饵、酒醴、肴馔、香烛、纸钱等祭品。

  林凤娇一身杏黄道袍,头戴九梁巾,一字眉稍斜插入鬓,五官周正,神情端肃,正气凛然,持香先拜。林老爷及其妻妾儿女排在后面,一一上前祭拜。

  有小孩夹在人群中,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横躺在桌上,烤得金灿灿的烧猪,馋得直流口水,年纪大的也频频侧目。

  烧猪是大菜,是硬菜,做一次烤一头,平常谁舍得吃啊,就逢年过节、祭祀祖宗时烤一头,祭祀完了每家每户分一块儿,叫作分“胙肉”。

  所有人都拜祭了,林凤娇一声令下,几个等候多时的青壮帮工上前踹倒墓碑,掘土挖坟。另外一些人则用木头搭建简易吊塔,等会儿吊棺材用。

  林凤娇站在封土堆附近,看到渐渐露出来的棺材头,惊诧道:“法葬?”

  一旁,林老爷闻言,竖起大拇指,赞道:“阿九你好眼力,才看到棺材就瞧出门道了。当年帮老太爷下葬的风水佬……咳咳,风水先生说‘先人竖直葬后人一定棒’。”

  林凤娇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