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节_皇上,您这是喜脉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段蕴今天突然出事,明日的早朝需要由他来代为主持,因而有些不必要劳烦段蕴插手的事情他也就可以顺道解决了。

  就比如调查这名单上的某些人。

  他知道这书信上的东西并不十分可信,然而其中多次提及了一件事情——半年多前发生在新牧郊区的漕运事故。

  新牧是位居于大理国东北部的一个小城,从新牧再往北,骑马走上五六个时辰,便能到达大华的地界。

  大理国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金水河,发源于大华境内,也是从新牧附近经过,顺流而下一路流到西南部再奔入南海。

  金水河的水量大,流程长,支流多,流域又广,长久以来便被用作是漕运的重要通道。

  它虽不流经明安城内,却有一条支流曲折地绕过城外,成为京师天然的护城河。

  早在九十多年前,大理国刚刚在明安建都的时候,段氏高祖便十分有远见地预料到了这条支流日后会发挥的强大交通作用,下令将金水河及支流人工再行开凿,直至变为漕运的优质水道。

  既处于国界附近,又依着金水河这条要道,新牧也就一年年发展了起来。

  大理国居南,有些物资不能够自产,便需要从北边物产富饶的大华王朝买进。例如碰上粮食收成不好的时候,甚至要靠与大华的粮食交易来养活整个大理十之二三的人口。

  大半年前的那次漕运事故也和与大华的交易有关。

  当时从大华驶进大理的那批船队共有一二十只大船,均是装满了货物,其中还不乏绫罗绸缎,漆器金银,宝石玉器,刺绣竹刻等一系列贵重物品。

  俗话说“阴沟里翻船”,可在金水河这样的大河里行驶,也不是都一帆风顺的。

  据说出问题的是领头那艘船。那船是新造的,造得规格颇大,而且还挺华丽,不然也不会在船队中行在最前列。

  船底的做工不够严密,这问题是有,然而影响却不大,检查的官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放它过去了。

  这并不是致命所在,主要是造船的木材用了多雨森林区的一种树木。这种树木因为生长环境的湿热,阳光又充足,往往生长得高大笔挺,三五年便可以成材。空有一副好样貌,其实是不可以用来造船的。

  这种木头的年轮都异常稀疏,木质脆弱,水分还极大,一般都只是晒干之后用作薪柴。船一下水,从明安附近的造船厂一路行驶到大华,承载了满仓的货物之后回到大理,刚一到新牧境内便再也支撑不住,船底漏水酿成一场灾祸。

  究竟为什么这样的材料会被阴差阳错用来造了船,却是始终调查不清。

  这事情如果深入调查起来,牵连是很广的。从木材采购,船只制造,质量监督,到最后试航……似乎在这种层层把关的情况下要出事是很难的。

  最后能出这么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