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九章 吏部铨选_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的时间不长,对吏部侍郎唐皎并不熟悉。但这几日和其他相熟的同僚打听过,唐皎此人颇为古怪。”

  “古怪?”

  “对,就是古怪!”许文宝忍俊不禁道:“听同僚说,唐皎曾问待选官想到何地任职,有待选官答称家在蜀中,希望在剑南为官,结果最后被唐皎分配到吴地。而回答要去江南道的,反而被唐皎指派到陇右。”

  “这……”许森无语,这都是什么人。

  “所以,到时候唐皎问你,你就回答老家在河东,故而想回并州为官。如此一来,就能避开并州了。”

  许森担心道:“阿耶,既然那个唐侍郎的癖好都已经传开了,他会不会反其道而行之,将计就计啊?”

  许文宝没想到许森想的那么远,迟疑道:“也不排除这个可能,但这是目前最好的应对了。如果到时候搬石砸脚,真把你分配到并州的话,我们再从长计议。”

  翌日,许森“面试”时,吏部侍郎唐皎果然问到了希望到哪里为官。

  许森连忙表示想去并州。

  唐皎点点头,在面前的纸上添了几笔后,便示意许森可以离开了。

  两天后,唐皎把这次铨选的官员名单全部分配完毕,然后交给吏部尚书高士廉审核。

  高士廉翻着翻着看到一行字,“并州许森,本品宣议郎,拟授淮南道庐州参军事。”

  抬头问道:“并州许森?可是许太仆之子?”

  唐皎作为主持铨选的吏部侍郎,这批待选官的履历都在脑海里装着,思考片刻便道:“正是许太仆之子,许国公以为有何不妥吗?”

  高士廉目光一凝,道:“我没记错的话,许森乃是许太仆的庶子,许太仆已经荫了二子,他本无门荫入仕的可能。”

  “这个皎知道,现在洛阳纸贵的《三国演义》就是他写,还发明了那个叫三国杀的叶子戏,圣人甚为赏识,故特许许森门荫入仕。”

  高士廉幽幽道:“既是简在帝心的俊才,仅外放庐州参军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啊?那许国公的意思是?”

  “我记得最近万年县尉好像缺了一个。”高士廉好似不经意地问道。

  “什么?”唐皎顿时惊呆了,像坐在弹簧上似的跳了起来,错愕道:“许国公,卑职没听错吧,您要让许森行万年县尉?”

  真不怪唐皎反应这么大,虽然万年县尉论品只是从八品下的职事官,但万年县是什么地方?那是长安城的两大附郭县之一。

  长安城以朱雀大街为界,西设长安县,东设万年县。而且相比西边的长安县,东边的万年县更加显贵,王公贵族多居于万年县,朝廷的赐宅也大多以东南为主。

  “许国公三思,许森初入仕便授万年县尉,无先例可循,恐不能服众啊!”

  唐皎暗思,没听说高士廉和许文宝之间有什么交情啊,为何高士廉要破格提拔许文宝的儿子。

  不仅没交情,记得上次在大殿上,长孙无忌弹劾武士棱时,许文宝还帮武士棱说过话。

  呃!想到这里,唐皎好似明白了高士廉的用意。

  喜欢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请大家收藏:初唐:从木材商人开始的帝国时代第五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