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零五章 天心皆善变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一定敢这么做。

  “行了,大家要反思教训大可以回内阁去聊。”皇帝果然没这样的决心,只听他继续说:

  “朕只是不想江西的情形在别处发生!给各位一个提醒,湖南官军已经进入江西作战,那么苗瑶诸蛮会不会趁此时机作乱?

  大军离境,这样空虚,要是朕早就按捺不住了。各位回去别光想经验教训,还得防患于未然呐!”

  “臣等遵旨!”

  杨缟走出殿门,这才摸出手帕来擦拭额头和两颊的汗水。他站在台阶上望着同僚们的背影出了会神,这才叹息声向宫外走去。

  今天又过了一关,但是还有明天、后天呢?他心里知道皇帝是希望他自己提出下野的,但他品尝了这么多年权力的滋味,怎舍得一朝轻弃?

  首辅大人不知道,皇帝隔着窗棂一直盯着他的背影,从他走下宫殿台阶,直到晓事在宫门外。赵拓轻轻叹息:“权力这东西,难道就这样美味难舍么?”

  五个人,五个老臣竟无一人主动提出辞呈或者揽过所有的责任,就连慷慨激昂起了个头的姬国梁也一言不发。

  哼,这个老狐狸,他这是要别人去冲锋,自己却仍然要留在营里运筹帷幄呀!

  赵拓闭上眼睛做养神状,心里再次盘算了下未来内阁的人选问题。最可能被换下去的就是杨缟、姬国梁和侯燮这三个人。

  赵拓知道,武人这边的心思最好猜,他们无非就是想要个对武人不会过于鄙视的人选来接任侯燮的位置。

  比如武勋家庭出身的翰林院学士、兵部左侍郎古林,或者直接从武人中提拔亦可,比如前军都督,宣慰院学士范大垣。

  这两个人都是北地出身,所以侯燮下去,他的位子仍将由北地人士接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而文人就麻烦多了。杨缟是北地人,姬国梁则出自江南,荆湖出身的韩谓与辽东出身的崔俊勇,本届内阁北地人士占三位。

  现在竞争最激烈的是河南安阳人,刑部尚书仪中生;来自浙江诸暨的体仁阁学士、中书右参议谢敏洪;以及荆湖宜昌人,同善阁直学士,吏部右侍郎郑寿这三个人。

  仪中生资历、为人都不错,他也是三人里年龄最大的,今年四十七岁,正好年富力强!

  可谢敏洪和郑寿这两个人分别代表江南系和川湖系,在朝堂上公开争位互相倾轧让赵拓很是不满,因此他不太愿意让他俩入阁,以避免争斗被带入权力的最高层。

  但是如果不从他两个中取一个,那么还能让谁进内阁呢?这件事赵拓一直没有想好。所以他迟迟没有下决心换内阁。

  但今天他改主意了。与其一下子换掉三个,不如一个个来!而且他也想看看,在自己开始动作后,川楚和江南两大集团必定震惊,赵拓很好奇这两个家伙还能互相斗到哪里去?

  这天傍晚,一个消息如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