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武娘指关窍_布衣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谕旨斥责他们判得太轻。

  所以昨天新的邸报送到,主犯判绞之外,直系上下三代削为贱籍发榆林镇实边。

  那几个从犯士子除原判外,三族迁辽东镇改籍军户效力。

  至于陈大人,改流放为充军兰州了!”

  “啊?这,这也太……。”李肃张张口,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本朝仁皇帝以来,判充军的文臣并不多,一般都是从轻发落为流放。

  两者都是远距离迁徙的刑罚,但流放的话只是在当地拘束不得离境且需每月固定到衙门报到。

  充军就不同,那是发往边疆军镇效力!

  男丁做为输送辅兵、匠户劳力,女眷则为军户浆洗、缝补等,那是连普通军人都不如的阶层,而且流放一般有期限或遇赦可放免。

  充军却是罪主不死,家人“无得开豁”,甚至有累代充军属于全家不死光(勾尽补绝)不能算完的。

  所以李肃听唐参政一介绍感到震惊,这绝对是让陈仕安死在甘肃的打算啊!

  “陛下会……?”

  “会的。”唐轩肯定地告诉他:“而且圣上已经御批了,估计这几日就有消息到贵县要求押送陈家家眷来省城,然后朔江而上去南京。”他叹口气:“所以我说燕若兄还是不要存这念想了。木已成舟,谁能让陛下改主意呢?”

  “棣轩(唐轩字)呵,这、这是为什么?”李肃啧了声:“陈公其实刚刚上任,这事情实在是……!”

  “哼!”唐轩抚着他引以为傲的长髯冷笑:“我看,八成又是哪个中官在陛下面前嚼舌头来的,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唐轩知道其实文官里很多人都觉得陈仕安冤枉,但没人敢替他出头。

  这次告发是南京镇守太监苏明举的大功劳,内监们如获至宝,正睁大眼睛瞧着。

  这时候哪个文官开口,就等于自己往井里跳!

  从南昌回到家,李肃就犹豫着是不是把陈府的消息告诉二房,可又觉得旨意都没到,要是从自己家里透出消息去,似乎不妥。

  正犹豫着,忽然有人来报,称范太尊派了个人来。“奇怪,县尊知道我回来,却为什么这大晚上的派人来?”

  他心下狐疑。有心推托,文姨娘劝他不要拿糖,毕竟人家县官现管,李肃只好穿件道袍出来。

  到前厅一看是衙里负责刑名的孙老爷。“诶哟,这样晚了,怎么劳动孙先生跑一趟?实在不好意思。”

  李肃知道这个人在衙门里做了快十年,是本县做得最久的吏员,赶忙上前抱拳告罪。

  “是我唐突了,燕若兄从南昌远道而回一路劳顿,我还来打搅,虽出于奉命,还是非常不妥呵!”

  孙师爷一贯的皮笑肉不笑,换礼之后从袖中摸出封信递过来:“在下受县尊老大人所托,回家路上给兄台带封信。”

  “哦?”李肃莫名,接过一看火漆封得好好地,遂笑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