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6 船王之路-30条胜利轮_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生产规模就达到顶峰。

  却因为二战结束,至少几十艘条胜利轮还在船坞里没了买家。

  已经下水的500多艘胜利轮,同样因为军用货运量大减,只能闲置起来。

  而生产了2751艘自由轮,闲置的就更多。

  当初140万到180万美元一条的胜利轮,51年时就有过欧洲的船运公司,用80万美元的单价,一买就是21艘的记录。

  十几年过去,随着50年代巴拿马运河最大可通行5.25万吨载重的原因。

  3万吨、5万吨货轮的兴起,甚至7万吨都开始出现了。

  从成本上来算,胜利轮确实已经面临着必然被淘汰的局面,但对于东南亚的船运公司来说,这种船还是很适合用在短途海运上。

  4000万港币买25条胜利轮,等于一条船40万美元。

  比起前几年包船王以70多万美元,从欧洲买的十几年船龄的1.35吨货船,还要低30万美元。

  小摩根一听助理的汇报,差点就没忍住的骂出口。

  但他只是和楚向前争论几句,就被楚向前一句,自己要是肯用1000万美元向镁国各大船坞采购胜利轮。

  价格百分百可能比40万美元还要低。

  当然,楚向前真这么做,货船检修、后续的质保、保险之类的问题会很麻烦,但这些事对小摩根来说,那就不叫事。

  而且就和楚向前说的一样,小摩根自己知道,财团内部的船运、造船企业自己就有很多艘装备淘汰,或者已经闲置的货轮。

  这其中数量最大的就是自由轮和胜利轮。

  要是楚向前要自由轮,小摩根立马答应,可胜利轮虽然也要淘汰,但资本家心里,既然胜利轮是自由轮的升级版,那肯定得讨价还价。

  但小摩根心里也明白,在这个集装箱开始兴起的时代,胜利轮和自由论确实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所以楚向前也没打算用即将到手的胜利轮,走远洋航线。

  仅仅只是运输煤炭、粮食这种大宗商品的话,胜利轮则非常适合。

  这种船当年建造和设计的目的,就是散装运输大量的粮食、武器弹药之类的货物去欧洲。

  而且因为几百艘建造下来,只要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建造的这种船,不仅技术成熟,质量也非常坚挺。

  再用十几二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用的越久,维护成本也越高。

  但楚向前完全可以把维护的事,交给从60年代开始,慢慢兴起的南韩造船业。

  说不定为了和霓虹抢订单,南韩的造船公司,愿意只赚10%、甚至更低的利润,来抢楚向前的船运公司维护单子。

  而且南韩在60年代开始,煤炭和低端钢铁同样是他们的出口大项。

  楚向前的船运公司,完全可以从天朝运煤炭去岛国,再从岛国运电器、汽车、摩托车去南韩。

  然后从南韩运钢铁去天朝,来个闭环,三头都赚钱。

  万一镁国或者瑛国因为天朝的煤炭,而找自己的麻烦,那就放弃天朝煤炭。

  专门走南韩、岛国、港岛和天竺路线。

  靠着手里的30条胜利轮,一年赚大几百万美元,甚至一两千万美元就和玩一样。

  所以楚向前直接暗示小摩根,要是他觉得4000万港币25条船划不来。

  那自己可以和他额外签订,3年内用20匹有资裆吓穆艋岬拇垦?恚?30艘胜利轮的合同。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