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5 出租车车牌很值钱的_年代:小日子过的真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公司。

  然后暗中吸纳股份,等手里的子弹足够了,再高调对外发布自己有意收购这家公司。

  股民肯定会想着趁着大刘和公司原股东,争夺股份的机会,从中捞一把。

  一下子等于股民、投资机构和公司股东三方拉高股价。

  到了这时候,如果真的非要买下这家公司,那就看谁手里的资金更多。

  但大刘又不傻,不可能以双倍的资金去买一家,真正价值,只有1.5倍的公司。

  所以全面收购公示声明里,会设定一个收购价格上限,和股份收购数量上限。

  拿九龙仓做例子,大战之前股价77,包船王为了一举拿下这家公司的控制权,对外公布以105港币每股的价格发起全面收购。

  而且股份上限是49%,直接表明势在必得。

  怡和想保住九龙仓,就只能出更高价格,但怡和退缩了。

  不过这种收购手段,后续的麻烦也很多。

  强势入驻目标公司,今后的发展不错,一切都好说。

  一旦经营出问题,新仇旧恨一起算。

  所以单纯的金融投机者,从一开始就没想过好好经营目标公司。

  拿到控制权后,把公司优质资产分拆抛售,才是他们后续的赚钱手段。

  等能卖的都卖了,留下这家烂摊子的公司,同样有价值。

  光是上市公司这一点,就能把公司卖给那些,因为年限不够,基于上市圈钱的公司。

  这就是所谓的买壳上市。

  想买壳上市,自然得出高于这家公司实际价值的价格。

  就算空壳公司还有欠账,也能用多出来的收购价,抵消全部,或者一部分欠款。

  然后拿着大量获利离场,再次盯上另外一家上市公司。

  当然,实际操作没那么简单,可核心就是这一套。而且屡次得手。

  但核心却是舆论。

  在黄伟信和楚向前说,资金如何安全进入港岛的时候,胡安已经在心里默默想着,如何全楚向前进入股票市场。

  1亿的现金,在这年代,真的可以做很多事。

  可惜想是这么想,真正敢这么做的极少,毕竟没人能预料到未来的局势如何走。

  等楚向前听完了黄伟信的汇报,目光看向胡安时。

  这鬼佬第一句话却是,“楚,有兴趣花10万港币,买下交易所的一个席位吗?”

  楚向前一类,交易所的席位可以买卖的事,他还是知道的。

  最常见的就是券商席位、基金席位。有了席位不仅自己可以买卖股票,还能吸纳散户的资金。

  等于就是个券商。

  对大客户来说,仅仅是保密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客户愿意花钱买席位。

  而不是把自己的资金,交给某个券商来完成买卖。

  楚向前想了想,直接摇头。

  换成二三十年后,自己的记忆里,还有一些未来肯定能发展起来的公司。

  可60年代嘛,除了IBM外,楚向前也就知道置地、怡和还有十几年的发展期,然后就是华资会兴起。

  可让他买置地、怡和的股份,还不如一把梭哈,把中电或者港灯这种能源型,并且有一定垄断能力的公司直接拿到手。

  只是楚向前还不知道的是,怡和得到明年的61年才上市。

  可见他对这年代的商业圈,确实不了解。

  胡安见楚向前摇头,忙继续劝说道,“楚,你要是对交易所席位没兴趣,那去年和今年都很火爆的太古船坞,九龙巴士的股票,有没有兴趣?”

  楚向前一楞,太古船坞是太和洋行的子公司,将来会因为港岛造船业没落,而搬迁船坞。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