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6章 飞赴羊城,十二件货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代的永乐官造佛像。

  当然,这只是一个表象,真假还得两说。

  所谓回流货,同样真真假假,得多加小心。

  不过通过视频和图片,看起来有一些是不错的;而且没有像吴夺看宁霜同事的视频里头的米黄釉小盘那样的、看视频就能看出假货的。

  剩下的两件东西,比之瓷器和金铜佛像,都明显偏小。

  一件白玉桥钮印章,素底无刻。高度不过五厘米,底面直径不过两三厘米。

  这印章是开门的清中期的东西,吴夺看视频也能看明白,不过工艺简单,玉质只能说是中上,总体价格不高,小万的事儿。

  这件白玉桥钮印,很像是这一批货的一个搭头,是最小的一件。

  还有一件也不算太大,是个紫铜小香炉,口径十厘米左右,高度只有六厘米左右。

  不过这一件别看不大,挺唬人。

  这是一件鬲式炉,圆口无耳,竖颈鼓腹,三足外撇。

  腹部有一处如意形纹边,内部是鱼籽地,鱼子地上刻着几个阿拉伯文。

  带底款,四字篆书:正德年制。

  明代带有阿拉伯文的器物,相对其他朝代来说是比较多见的;而在明代之中最多见的一朝,就是正德朝。

  正德皇帝朱厚照,有点儿特立独行,故事也比较多。

  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他确实对宗教有一定的研究。而在各种宗教之中,他最喜欢的就是和阿拉伯文有关的这个宗教。(这么表述是因为名称打出来会被屏蔽。)

  正德曾有过一段概述,他说:儒者之学虽可以开物成物,而不足以穷神知化;佛老之学,似类穷神知化而不能复命归真。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认为“盖诸教之道各执一偏”。

  所以,“唯清真认主之教,深源于正理,此所以乘万世与天壤久也”。

  当然,这只是他一家之言和个人推崇。但他是皇帝,有这样的基础,才造就了正德一朝的很多铜器和瓷器上带有阿拉伯文。

  这个带阿拉伯文颂词和正德年制底款的鬲式炉,如果是真品,价值能到几百万!

  吴夺对这个香炉很感兴趣。

  因为从视频和图片看起来,铜质很精,皮壳红润,包浆醇厚。

  即便在视频中,光线流转之时,吴夺甚至冷不伶仃会产生漫天霞光之感。而且这个鬲式炉的视频是在自转盘上拍的,各个角度好像都看着很精美。

  “明天这批货,有没有可能一分为二?”吴夺就此说道。

  “本来说好的是一批货打包出。”葛亮应道,“不过,明天两家买主,这样的话就只能价高者得;谁都不傻,太高了也不可能要。明天谈着谈着,说不定还真有可能两家各收一部分。”

  罗宇泽接口道,“另外一个买主,可能是托儿,也可能不是托儿;是托儿的话就没办法了。如果不是托儿,卖家无非就是想把货全出了,我们可以和另一个买家商量的。”

  吴夺点点头,“行,明天见了实物再说吧。待会儿咱们回酒店,先把每一件东西,如果是真品,估价是多少,最低收货价是多少再复核复核。”

  吴夺之所以说复核,是因为罗宇泽和葛亮已经核算了一遍了。吴夺来了,他俩也想让吴夺复核复核。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