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8章 破疑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郡、罢兵归去汉中郡。

  理由同样很充分。

  东三郡本就没有黎庶,战略意义上对大汉还于旧都几无裨益,又何必在此地干耗着呢?

  莫提那些荆蛮部落。

  随着大汉占据大半个右扶风后,丞相亦从汉中郡将不少黎庶迁徙入了关中屯田,汉中空闲的房屋与田亩安置荆蛮部落绰绰有余!

  且此战伐吴,乃是对江东背弃盟约的忿怒,将之重创令其日后不复为患。

  目的现今已然矣!

  何必还要在东三郡逗留呢?

  让士卒们归去休整、养精蓄锐,节约粮秣为全据关中之战绸缪不是更佳!

  当然了,他们二人心有不解,但也不敢以此询问于郑璞。

  战事调度关乎将率权威,就连咸有功绩的刘林与蒋舒都不能质疑或过问,被长辈遣来积累行伍经验、连军职都无有的他们哪敢轻言。

  是故,他们私下将此事当成了生活的调剂,每每入夜后无心睡眠时相互争执为趣。

  在无法说服彼此的情况下,二人还立下了赌誓,待战后请郑璞来定论他们各自猜测的优劣,输者要为对方磨一个月的环首刀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郑璞已然知道他们各自的猜测了。

  没办法,军中素来简陋。

  三人的宿夜就隔了一层军帐,因战事僵局而心焦得夜不成寐的郑璞,哪能听不到他们的私语争执。

  一开始,郑璞是抱着权当解乏听着。

  但随着二人各持己见而深入分析,郑璞的脑海中倏然闪过一道闪电,撕开了所有堵塞他思绪的阴翳。

  他陡然发现,自身与丞相都当局者迷了!

  在“汉军等不起”的心态下、在对魏军尽早出兵决战的汲汲期盼之下,他与丞相都一味的想着如何加大筹码让司马懿入局。

  而忘却了一点——

  对全据关中的期盼,魏国比大汉更急切!

  司马懿同样也很焦灼;雒阳曹叡比汉军更期盼着决战开启!

  盖因这种一战可定关中归属的机会,对两国而言是不同的。

  汉军错失了这次机会,只要魏延与吴班等部仍在关中,未来仍会有无数次机会发起决战。

  但对魏国而言,这样的机会乃是可遇不可求!

  一旦东三郡的战事消弭了,出来伐吴的汉军各部复归关中了,魏国将再也不会遇上“汉军半数兵力不在关中”的机会、再无发起决战的契机!

  亦不复有将汉军驱逐出关中的军心。

  想想就知道了。

  在汉军兵力寡少的情况下,魏军都不敢发起决战,待汉军悉数聚集在关中了,魏国将士对却敌还能有多少信心?

  恐会步入军无战心,坐看关中被汉军步步蚕食殆尽罢!

  因而,破开战事僵局的做法很简单:汉军作势从东三郡罢兵即可。

  看岿然不动的司马懿与坐镇宛城好整以暇的曹叡,还能继续坐视以众击寡的机会流失、不复有全据关中的机会否!

  撕开了这层迷雾的郑璞,当即便执笔给丞相做书信。

  将此战敌我缓急的分析细细录于书,且还对应做出了部署的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他此番还学了魏延的先斩后奏,直接让蒋舒与庞宏充当信使,督领八千余将士往西城归丞相节制了!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