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倾力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他更决绝。

  当看见看见魏中军最后一支机动兵力,冲着自己的车驾与大纛而来时,不但没有找中军各部兵马回援,反而鼓角如雷催促着他们加速前进。

  看似十分狂妄的,打算以车驾前的仅仅三校兵马抵御魏军六千精锐。

  又或是十分笃定的以为,在魏军这六千精锐在攻破他本阵前,汉军早就攻破了魏军左翼席卷整个战场,锁定了胜局。

  曹真不知道诸葛丞相的底气从何而来。

  但他敢断定,只要这六千精锐顺利赶到诸葛亮车驾前,如果无有其他汉军支援的话,汉军大纛要么仓促后退、要么被斫倒!

  且时间,至多半个时辰之内!

  此不是鄙夷汉军的战力,而是对这六千兵马的信心。

  他的千余亲卫部曲不必说,果触突入、无有一人畏死;而五千精锐,乃是从十数万大军挑选而出,皆百战余生的老卒。今近三倍于敌,若是在半个时辰都无法击溃,那么魏国早就失去雍凉之地了。

  不过,他同样不知道的是,此刻的诸葛丞相终于舒了一口气。

  还含笑捋胡,感慨了一句,“彼逆魏曹子丹,虽身经百战,然终究失于严谨矣!”

  是也!

  丞相一直都在等着,曹真将所有机动兵力都派遣出去。

  因为在丞相心中,此战的胜负并没有悬念。

  在兵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士卒的士气、精锐、阵法熟练等各种因素就成为了胜负的依仗。这支主力是丞相亲自演武操练而成的,信心自是满满。之所以弄险,甚至是不惜以自身性命与中军大纛作为诱饵,乃是不想让己方士卒死伤太多罢了。

  就如曹真所期盼“两败俱伤亦是魏国胜”的战略同,丞相亦然眼观全局。

  想着尽量避免与魏国拼消耗,避免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无奈。

  他要保障大汉在此战过后,还有余力击溃魏军如费曜、魏平、郭淮及夏侯儒等部;仍旧拥有充足的兵力,前去夺回河西并且镇压河西豪右及羌胡部落的野心。

  同样,谨小慎微、面面俱到的性格,丞相也不曾有改。

  此番看似极为冒进与狂妄的调度,丞相并没有孤注一掷。

  并没有将此战胜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击溃魏军左翼战线、其督军赵俨的不得人心上;更没有认为,车驾前的三校兵马,能确保中军大纛的万无一失。

  因为,将魏军左右两翼尽攻破,才是丞相真正的意图!

  让句扶部与无当飞军不计死伤也好,将中军兵力都别遣而出也罢,不仅是为了将魏军的左翼攻破,亦是为了将其所有的机动兵力都诱出来!让汉军在骤然发难攻陷右翼之际,曹真于仓促之间,无有兵力遣去挽救战局。

  自然,汉军绝大部分兵力都在攻魏军的左翼,仅凭孟琰的虎步军与注诣的两千羌骑,想破了有万余人的魏军右翼,是很难成功的。

  至少在魏军六千精锐攻到己方中军大纛前,无法做到。

  曹真也正是预料到了这点,才不理会右翼战事的异常、汉虎步军的攻势不激烈,将亲卫部曲都派遣了出去。

  事实上,所有人都没有指望奇迹能发生。

  从战局来看,虎步军与两千羌骑若想攻破魏军右翼,除非还有一支伏兵陡然介入,瞬息打破双方的平衡。

  但是大汉有伏兵吗?

  曹真的答案,是绝无可能。

  干系到国运的战事,戎马数十年的他,不可能会有疏忽。

  比如汉军在此地的各部兵马,他都是令斥候打探得一清二楚,亦一直监视在眼皮底下,没有半刻疏忽。

  如今,汉军所有兵力都在此地了,何来的伏兵?!

  汉军各部将领的答案也与曹真一样,除了丞相与虎步军统领孟琰。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