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9章 不济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少。

  或许,乃是逆魏见攻城代价太大,便暂时放弃了吧。

  反正对于魏军而言,攻破鹯阴塞的关键在于祖历城,无需急于一时。

  张苞对此下了定论,乃下令将士继续戒备着。

  而柳隐则是有些惋惜。

  此番魏军攻城才死伤了千余人,远远无法满足他想建功立业的冀望。

  相比于祖历城和鹯阴塞,郑璞与姜维坚守的别营,则是每日都上演着你死我活的惨烈。

  费曜领军到后,用了三日时间落营,垒土筑高台土山以及又砍伐树木造了不少冲车、攻城塔、云梯等物。

  随后,便日日强攻不休。

  每日不留下数百具尸体、不至日暮时分,便不会罢兵归营。

  在人数的差距下,临时修筑不算坚固的汉军营寨,营前的三道壕沟皆被填平了,还有许多元戎弩被霹雳车砸坏。

  不过,外围的栅栏依旧没有缺口。

  魏军每次进攻,都要受限于营地栅栏的阻挡,无法与汉军短兵相接。

  这让郑璞连观战的欲望都没有。

  一方面,是汉军营寨的内围,还有一道武钢车与缁车构筑的车阵呢!

  战事尚未到吃紧的时候。

  另一缘由,乃他有自知之明。

  虽说别营的主将,诸葛丞相让他担任。

  但他对临阵指挥并不擅长,而姜维自幼便熟谙行伍之事,对临阵督战得心应手,自是能者多劳了。

  而且战事未起的时候,姜维就隐晦表示过,有临阵练兵的意图。

  别营里的士卒,刘敏的一千五百屯田兵不曾历经战事,他的护羌营亦有一半乃是新募之卒。

  是故,他想借着此番防守的时机,让那些新卒能尽早熟悉协合作战,早日成为令行禁止的精锐。以待日后进军河西时,可堪大用。

  得精锐之谓者,唯有百战余生也!

  新卒有坚守而战的时机,去习惯与适应战场的生死,也算是一种幸运。

  因而,郑璞对此并不做干涉,让姜维自行决之。

  除了在每日朝暮食的时候,与士卒们插科打诨一番之外,他终日都无所事事的带着徐质在军营内闲逛,问及一些河西走廊的事迹。

  对,徐质也在别营里。

  昔日汉军袭夺了鹯阴塞后,姜维将劝降逆魏守将徐质的功劳,让给了州泰。

  曾作为魏军一员的州泰,深知魏国军法有连坐家人的严苛,亦然没有强求出身河西豪族的徐质,不顾家眷宗族直接投降。

  乃是以自身的经历,劝徐质不妨效仿自己的做法,留着有用之身待时而动。

  如等到汉军攻下河西走廊,没有了后顾之忧后,他再出仕大汉效力。

  对此,徐质很心动。

  出身河西之人,对魏国没有多少忠节之心。

  如他先前效力于魏国,不过是为了实现自身驰骋沙场、封侯拜将的抱负罢了,非是定要为魏国竭诚不可。

  抑或者说,河西之人对大汉,不会抱有多少抵触心理。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