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没有退路的袁绍_争霸三国,开局先偷孙吴的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家本是士人家族出身,但却凭着与宦官的眉来眼去,得以避开党锢之祸,继续维持家族的上升势头。但袁氏想走的是左右逢源路线,并不愿完全依附宦官,与党人真的划清界限,自然就需要一个人出来,维持与党人的联络。

  刚刚结束守孝的袁绍,作为袁成嫡子身份正好合适,以前在太学之中与党人又有足够人脉,自然就被选出来,代表袁氏与党人进行勾搭。

  袁绍守满三年母孝,干脆就再补服父孝(袁成)三年。这三年可不是真的守孝了,袁绍这段时间与著名的当人南阳何颙往来密切,一起谋划救助了很多受宦官迫害的党人,

  从而在党人之中树起了巨大的名声。

  三年孝期再过,袁绍仍然没有再次出仕,而是隐居在洛阳城外,继续为袁氏联结那些党人。此时已是光和二年(公元179年)。

  这一隐居就是**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袁绍凭借在党人中的影响力,在家族中已经变得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也依靠袁氏的权势,在党人中建立了所谓的楷模形象。

  黄巾乱起,党锢解禁,之前四处隐匿逃亡的党人,终于能够再次公开活动。“隐居”在洛阳私下联络党人的袁绍,自然活动也公开高调起来。

  然而党锢虽然解禁,但皇帝对宦官的宠信并未改弦更张,反而变本加厉,党人与宦官的冲突并没有减弱,反而愈发激烈起来。

  随着双方的冲突愈发激烈化、公开化,此时袁氏想继续再双方中间左右逢源自然是越来越难。中常侍赵忠对袁绍与党人公然往来及其不满,甚至曾其他的宦官说:

  “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之徒,到底想干什么?

  袁氏家主袁隗,听到赵忠的抱怨,只能让袁绍放弃养望,再次出仕。袁绍再次出仕,起步是大将军掾,很快转侍御史,然后迁升虎贲中郎将,-在西园军成立时迁中军校尉。

  袁绍重新出仕,算是暂时缓解了宦官的不满,但党人却不会消停。冀州刺史王芬四处张扬,公开吵着要废立皇帝刘宏,其实已是激进党人的最后通牒,激进党人对宦官的仇恨已经到了容忍的底限。

  面对党人的公然恐吓,皇帝刘宏的应对是武力威胁,成立直接由宦官领导的西园军,以及平乐观阅兵,向这些胆大妄为的党人,展示强壮的肌肉。

  皇权和党人的冲突再次到了边界。虽然做两面派很吃力,但此时袁氏家族是有选择的,无论最终宦官和党人谁胜利,袁氏都可以不倒,甚至继续壮大。但袁绍哪?袁绍没有选择,他的政治潜力全部来源于党人,一旦党人再次失败,他袁本初必然成为袁氏家族的弃子。

  虎贲中郎将和中军校尉都是位高权重的两千石高官,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辈子奋斗的目标,但对于袁绍而言,这只是他的起点,十几年隐居养望,他的目标肯定不止是九卿,而是象先祖一样登临三公,位极人臣。

  正在袁绍被皇帝刘宏和激进党人夹在了中间摩擦的时候,刘宏居然一病不起,这对袁绍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了个大馅饼。

  让袁绍和激进党人一起硬钢皇帝刘宏,他是没这个胆量的,但如果刘宏死了,皇子年幼,朝廷大权势必落入外戚之手,而最有可能成为掌权外戚的就是大将军何进。

  刘宏,袁绍是不敢惹的。但何进吗?一个屠夫出身,没什么资历背景的幸进外戚,袁绍觉得好像是可以玩弄在股掌之中的。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