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在倭国(2)_遭遇星外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没有给出个大致的方向,我不知道应该搜集什么样的资料呀”阿水有点委屈。

  “首先,你要尽快寻找一家快要倒闭的倭国工厂,最好要靠近海边的,方便我们以后运东西,迈克要求的设备,先给他办,买到了我们的手上,能不能运走是他自己的事了,再然后的话,帮我搞点航天呀,电子呀之类的东西吧,看能不能从里面赚点小钱。”

  “好的,那我现在就去看看,您打算去哪里?”

  “吃饭了我就先回酒店睡觉了,一大早的把我拉来坐飞机,我还没睡够呢,不过,你得先帮我打好的,我不会讲倭国话。对了,给我留点钱。”

  …………

  回到酒店,刘山躺在床上发呆,是呀,华夏国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至今已48年。48年间,倭国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数控机床生产、出口强国。

  而华夏,至今许多关键技术仍未掌握,高档的数控机床、复杂的数控系统、关键的功能部件等大量部件依赖进口。

  如何振兴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机床工业究竟如何发展?如何改变被动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为什么国内与国外的工业相差得这么远呢?华夏的机床工业从业人员有30万人,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3倍,日本的5倍。

  数十年间,华夏引进各类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刀具、测量等设备为数不少,为何关键技术总是不能掌握,难以自主创新,仍大量重复引进?日本为何经过大量引进国外数控机床先进技术,就能生根发芽,变成世界数控机床生产、出口强国,而华夏为何就不能呢?

  纵观整个中国机床工业,各企业严重缺乏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很难进行自主创新。没有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新的构思设计不经反复试验,怎能变成现实?又怎能让机床可靠、稳定工作?

  华夏机床业长期以来,重生产、不重科研;重主机、不重配件。更不重视基础技术,对应用技术的根本性研究,以至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数控机床技术,根本就不能掌握其关键,甚至使用到其中的功能都只是极少的几种。

  华夏数控机床在设计和制造上不能精益求精,比不上美,德,倭等国的产品,用户信誉度差。,

  美,德,倭数控机床,价格虽然较贵,但使用放心,精度、效率能充分保证。照刘山以前在外企的经验,其实并非其他公司不选用华夏产的机床,然而华夏所产的机床,大病不犯,小病不断,而且在售后服务上,实在是让人不满。

  何况每个行业间,设计制造厂与用户间,以及机床工业与相关部门间缺乏紧密合作,技术交流的缺乏,导致了进步的缓慢,严重阻碍了机床工业的快速发展。

  要发展国内的重工行业,谈何容易,且不谈及质量及其他,以目前国内机床工业的信誉度,哪怕你生产出全世界最先进的数控机床,用户都要先考虑一下你的质量和售后服务..这就是国内重工行业的悲哀。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