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六章 岳母的遗产 大军压境_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奴被抓后,才是更好的观音奴。

  如果她还在,忽悠她去跟辽帝争权夺利还行,让她损害辽国实际利益,她肯定不干。

  现在多好,自己随便用她的手下。

  也不用内疚,女婿继承岳母的遗产,天经地义,何况还是为了救她?合情合理!

  简单处理完外宅的事,内官也匆匆赶到。潘太后收到密谍司情报,急召他入宫。

  大宋的间谍机构在改制之前,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是雄州的机宜司,主要针对的是辽国兵马动向,虽然大多时候很及时,但经常漏报,情报也不够全面。

  二是皇帝直接掌控的皇城司,主要任务是保卫皇帝安全,次要任务监查朝中官员,但并不是特别专业。

  经过曹斌改制,皇城司的情报业务被剥离出来,统归到了密谍司。

  如今的密谍司整合了各地商会、交易所、江湖雇佣、朝廷派遣等各种情报来源。

  又按情报类别,分为吏目情报处、军情情报处、民事与外事情报处、特别行动处,分别由皇宫、枢密院、政事堂掌管,规模扩大了何止数十倍?

  尤其是派驻到商会的情报人员,让朝廷的情报范围无限扩大起来。

  无论是陆商还是海贸,只要商队所及之地,朝廷就能掌握比较完整的情报,这也是草原出现异动,密谍司能很快探查清楚的原因……

  待曹斌赶到皇宫的时候,李公亮、王安石、寇准等人已经赶到。

  见他行礼,潘太后连忙摆手止住,眼里带着些隐晦的忐忑问道:

  “卫国公,前些日子,你与寇卿等人皆已断定,辽帝是在虚张声势。”

  “如今,连辽国藩属兵马都在云集,却是何故?”

  听到这话,曹斌立刻叫起屈来:

  “娘娘,微臣可没说辽帝虚张声势,那完全是寇知院猜度!”

  见他把锅甩到自己身上,寇准有些无奈,只得向潘太后认了个罪。

  潘太后却有些气结,斥道:

  “不要跟本宫咬字较真,以牙还牙是你定下的对策,如今却引得辽人大军压境……”

  “事已至此,本宫不欲多言,我只问你,辽人若来,你有没有十成胜算!”

  “若……战局倾颓,你有没有把握护我母子周全……”

  说到这里,她声音有些颤抖,紧紧盯着曹斌。

  也不怪她心中忐忑,辽人兵制与大宋不同,他们虽然只有千万人口,却能动员一百二十余万大军。

  大宋全境战兵加起来都不到八十万,还要防备西夏与其他小国。

  如果辽帝举倾国之兵前来,大宋在兵力上就不占优势。

  此时,寇准似是从潘太后的话中听出了某些暗示,没等曹斌回答,已忍不住开口:

  “太后,万不可心存迁都之念,若如此我大宋必危……”

  潘太后懒得理他,只紧紧盯着曹斌,若曹斌说没有把握,她宁愿迁都,也总比等死强。

  见潘太后发闻,曹斌拍着胸脯吹嘘道:

  “娘娘放心,耶律隆绪不过我手下败犬耳,臣弹指可破!”

  说着,他似乎想起了什么,笑着请示道:

  “听说他家菩萨哥皇后温顺貌美,若能擒住辽帝,将她换来,太后不可阻我纳之……”

  听到这话,潘太后顿时无语了,这还没开打呢,你就惦记上人家皇后了。

  大宋两个还不够?

  想到这里,她有些郁闷,那萧菩萨哥都快四十了,以前怎么没有发现他能荒唐到如此地步呢?

  曹斌却没有在意潘太后的怨念,这种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潘太后和其他人信心,免得他们犹疑猜度,不够坚定,那样很容易节外生枝,导致后方不稳……

  潘太后瞪了曹斌一眼,轻启朱唇道:

  “既然你胸有成竹,本宫就将调兵之责交给你。”

  说到这里,她忽然加重了语气:

  “你绝不能再主动挑衅辽国,能和则和,最好让辽帝知难而退。”

  最后,她带着些无助道:

  “若辽帝真要举兵来犯,我们也只能应战,总不能毫无准备……”

  御前奏对之后,曹斌也开始向河北调兵。

  直到四月中旬,辽帝突然率三十万大军兵临瓦桥、淤口、益津三关,日夜抢攻。

  与此同时,大宋朝廷收到了辽帝的亲笔书信。

  其中除了斥责大宋杀害辽国宗室外,还要求大宋交出凶手,罢黜曹斌,否则大军立时南下,攻破汴京……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