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上香_嫁作他人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车继续回到了大街上,向着城北清妙观缓缓驶去。

  我斜靠在软垫之上,双目微阖,陷入了沉思之中。紫菱在一旁伺候着,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是首要的问题。伟人所言,确是至理。

  明了敌友,在一片浑沌之中,便有了线头,可以往下追索。

  东鲁巡抚陆迁、执政宋求。这是我从父亲中的书信中得知的名字。这两者一者为赵家老太爷攻击之人,另一者为攻击赵家老太爷之人。

  我在脑海中已经为这两个名字贴上了敌人的标签。

  东鲁巡抚陆迁,我并没有听说过。毕竟二品大员虽然身份高贵,但类似级别的,整个皇朝没有一百也有几十,我身份所限,做不到也不可能将这些官场的势力都尽数牢记在心。然而对于那位于今年年初在天子的支持下进入西府,甚至为此闹出了好大一番风波的布衣执政,宋求,我还是听大伯说起过的。

  由于大洪朝科举制度的缺陷,没有糊名誊录制度,也没有皇帝殿试的环节,最终的评判是由数位公认的鸿儒决定。而由于世家经学治家的传统,以及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习性,学问和人望并重的鸿儒自然基本都出自世家之中。因此,历代进士功名多由世家子弟所得,寒门出身而能得中进士者寥寥无几。

  所谓君与世家共治天下,而非与民共治天下,前代重臣的话并非虚假。

  宋求便是少有的寒门出身的进士,按理来说,这类进士要么娶个世家女子,然后方可飞黄腾达,要么终身仕途不顺,籍籍无名。

  唯有这位宋求是个异类。他家有糟糠之妻,乃是贫贱时所娶,即使得中进士后也没有抛弃。他不阿权贵,向来以强项面对世家,身为言官清流,每封谏书必数豪门不法之事。本以为必然会被打压至死,却不料因此被那位皇帝所看中,一路直升,直至中枢重臣,并在今年年初,在多方弹劾之下,依然直入政事堂,成为执政之一。

  我至今还记得我最后一次旁听大伯为族中兄弟臧否人物时对他的评价:“意志坚定,手段刚硬,却失之圆滑,且因小户出身,幕中乏人协理,缺少地方理政经验,故而不知细节,所任用之人多为寒门幸进,为邀得上意,只一味图快图急,久之必有大祸。”

  作为赵家父子所攻诘对象的陆迁,应该仅仅是一个突破口而已。或许巡抚已经算是一方大员,但是并不值得一个可以让赵家作为马前卒的庞大势力去花费如此大的心力。

  那么……这个势力的目标,就是宋求了?不,或许哪怕宋求,也不过仅仅是个代理人罢了。

  皇帝为了能让宋求进入政事堂,必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在世族力量极为强盛的大洪朝,能让那些世家大点头同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种

  请收藏:https://m.huij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